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

Process Definition

set of interrelated  or interacting activities which transforms input into outputs

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活動

資訊安全的風險管理

1. 建立全景(Context Establishment):制定與組織有關的資訊安全風險管理基本規 則,內容必須持續符合 ISMS 的規範,詳細說明組織的資訊資產及精確定義組織的風險管理範圍與機制。

2. 風險評鑑(Risk Assessment):針對已制定之組織風險管理機制,列出組織內資產的擁有人、資產置放的位置及資產的功能等,加入威脅事件的識別,列出所有可能遭受威脅事件的資產清單,並找出可能產生威脅事件的弱點,對這些弱點、脆弱性及威脅事件加入風險發生時的後果推論及判斷,並依序列出風險的等級及劃分可接受風險值的範圍,找出可能即時解決的方法,以降低風險發生時的危害狀況。

3. 風險處理(Risk Treatment):依據風險評估所列風險等級的優先順序加以處理,處理的方法包括降低風險的產生及檢視組織內的活動項目,若活動易引起某些異常狀況而產生風險時,應加以避免或做風險的移轉,例如為活動項目加入保險機制,或者簽訂保障合約書,當風險產生時,可以申請理賠。



4. 風險接受(Risk Acceptance):依據組織決策者劃分之可接受的風險,做定期的文件紀錄檢視,因風險的可接受度不是絕對的是或否,仍需依照風險事件發生時的情況做評估,對於某些不符合組織的正常風險的驗收標準(例如某些可接受風險的降低成本過高)等,必須列出接受此風險的理由。

5. 風險溝通(Risk Communication):持續蒐集風險資訊,以獲得新的資訊安全知識,對組織的風險管理結果提供保證,並支持組織的決策,分享組織風險管理的結果。

6. 風險監控與審查(Risk Monitoring and Review):組織目前所制定之風險管理制度並非固定不變,風險的發生會隨著外在環境因素而改變,隨時會因新的弱點及威脅事件的產生而有所更動,因此必須持續監控組織環境的異常現象,隨時掌握新的弱點及威脅事件,並且更新,以維持組織風險管理機制的正常運作,保護組織的資訊安全。

Reference
[1] 傅雅萍、樊國楨、楊中皇,ISO/IEC 27005 風險 管理標準整合 CORAS 之可行性研究:以電力 公司為例,2007。

投資的效益:利潤風險比 MAR

投資的模型有好有壞。 當投資一段時間後,譬如 五年六年後, 投資模型經過實證, 知道了投資模型的年化報酬率,也知道了投資模型的最大風險 這時,我們可以來計算投資的利潤風險比。 利潤風險比主要談的是 每承受一單位風險,可以換回多少利潤 利潤風險比較做 MAR  (returns a...